
在婚姻关系破裂走向离婚时,财产的分割往往是一个复杂且敏感的问题。如果一方在离婚时拒绝给予应有的存款份额,这无疑会给另一方带来极大的困扰和不公平。别担心,接下来让我们深入探讨这个问题。
一、离婚存款不给怎么办
当遇到离婚存款不给的情况,首先要保持冷静和理智。可以通过以下几种合法途径来解决:
1. 协商沟通:尝试与对方心平气和地再次协商,明确表达自己的合法权益和诉求。
2. 收集证据:如果协商无果,那么就要着手收集相关证据,比如银行流水、转账记录、共同财产的相关证明等,这些证据将为后续的法律途径提供有力支持。
3. 申请财产保全:在必要时,可以向法院申请财产保全,防止对方转移财产。
4. 提起诉讼:凭借收集到的证据,向法院提起离婚财产分割诉讼,由法院依法判决。
二、如何防止离婚时存款被转移
在婚姻存续期间,为了避免离婚时出现存款被一方转移的情况,需要提前做好防范措施:
1. 关注家庭财务状况:了解家庭的收入和支出,清楚存款的大致情况。
2. 保留财务凭证:如工资条、银行对账单、投资收益证明等。
3. 签订夫妻财产协议:在婚姻关系良好时,可以协商签订夫妻财产协议,明确财产的归属。
4. 增强法律意识:多了解相关法律知识,知道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。
三、离婚存款分割的法律规定
我国法律对于离婚存款的分割有明确的规定:
1. 夫妻共同财产原则上应当平均分割,但在实际操作中,会考虑双方的贡献、过错等因素。
2. 对于一方婚前的个人存款,离婚时仍归个人所有。
3. 婚姻期间的继承、赠与所得,如果明确只归一方所有,则属于个人财产。
4. 对于隐匿、转移夫妻共同财产的一方,在分割财产时可以少分或者不分。
总之,离婚时遇到存款不给的情况,不要慌张和无助。通过合法的途径和手段,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。同时,在婚姻关系中也要有防范意识,保障自己的财产安全。以上内容仅供参考,法律咨询具有特殊性,如有疑问建议本站免费问律师,获取更专业的帮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