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面对婆媳矛盾,有些家庭会选择假离婚来摆脱婆婆。假离婚存在着许多法律风险和不良后果,因此不推荐采用这种方式。
一、假离婚摆脱婆婆怎么办呢
假离婚是指夫妻双方为了某种目的而假装离婚,但实际上并未解除婚姻关系。这种行为在我国法律上是无效的,且存在以下风险:
婚姻关系无法解除:即使双方办理了假离婚手续,但婚姻关系仍继续存在,双方仍享有夫妻权利和义务。
财产纠纷:如果双方在假离婚期间有财产转移的行为,可能会被认定为夫妻共同财产,导致另一方利益受损。
子女抚养权:如果双方有子女,假离婚可能会影响子女的抚养权归属。
法律责任:如果假离婚被法院查明,双方可能会承担法律责任,例如伪造证件罪。
二、假离婚逃避责任后怎样处理
假离婚逃避责任是指夫妻双方通过假离婚的方式,逃避对债务或其他法律义务的承担。这种行为同样违法,且后果严重:
债务无效:如果债权人能够证明债务是在假离婚期间产生的,则该债务可能被认定为无效。
刑事责任:如果假离婚是为了逃避刑事责任,则夫妻双方可能构成犯罪,并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。
法律制裁:法院一旦发现假离婚逃避责任的行为,可能会采取措施撤销假离婚,并追究相关人员的法律责任。
三、假离婚的法律规定
《民法典》第一千零七十九条规定:“夫妻一方要求离婚的,可以由有关组织进行调解或者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。”
《民法典》第一千零九十六条规定:“有下列情形之一的,调解无效的,应当准予离婚:(一)重婚或者与他人同居;(二)实施家庭暴力或者虐待、遗弃家庭成员;(三)有赌博、吸毒等恶习屡教不改;(四)因感情不和分居满二年;(五)其他导致夫妻感情破裂的情形。”
假离婚是一种违法行为,存在着严重的法律风险和不良后果。如果夫妻双方确实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,建议通过合法的方式解决,切不可采取假离婚这种损人害己的手段。
以上内容仅供参考,法律咨询具有特殊性,如有疑问建议本站在线咨询律师,获取更专业的帮助。